2025新年第一步,让自己的身体不在需要烟,来提精神

每日感悟 01-29 阅读:15 评论:0

戒烟

戒烟让人难受

感觉到被控制,很被动


如果让他变得非常主动:

在这里记录一下,自己的历程

现状:

除夕前一天开始发烧38度多,初一还要值班,没办法调班

初一之前必须要好

也许是因为调理了身体,也许是害怕肾上激素被消耗

也许是肺的排毒,身体有了足够的呼吸

让自己的身体不需要烟,来提精神

懂得身体的构造

19f2cf9e6cf51e246cbf03198148f14.jpg



肾上素:


吸烟对肾脏的危害比较大,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,也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。此外,吸烟对心脑血管以及肺脏的危害也比较大。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,应该做到尽早戒烟。

1、吸烟往往会容易合并慢性的咽炎、慢性的支气管炎、慢性的肺炎等慢性的炎症,存在一定的刺激性,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非常不利。慢性的炎症会加重病情,或者导致已经缓解的肾病复发,对于蛋白尿的控制非常不利,需要积极治疗慢性的炎症。

2、吸烟会导致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,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而这种激素的分泌增加往往会导致血压的升高,以及肾动脉肾小球内小血管壁的压力增加,直接损伤到肾脏的肾小球,导致蛋白尿的漏出。

3、吸烟对于血管的影响比较大,血管的内皮受到损伤后,尤其是肾小球内的内皮损伤,会直接导致蛋白尿的漏出,对于肾脏的治疗以及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。



成功戒烟后,肺还能恢复正常吗?建议:戒烟别超过这个岁数、


老宋今年57岁,烟龄超过30年,是村里出了名的“老烟枪”。年轻时,他身体壮实,觉得抽烟不过是小问题,但最近,他开始感觉气短,爬几级台阶就喘得厉害。

一次村里组织免费体检,医生告诉老宋,他的肺部已经出现明显损伤,还可能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迹象。这话让老宋心里一沉,他开始琢磨:如果现在戒烟,真的还有意义吗,是不是我的肺已经“黑”到不能修复了?戒烟到底能不能让我的健康有所改善?…

一、吸烟如何摧毁你的肺部?

吸烟就像在给肺部“埋地雷”,每一口烟雾都在一点点侵蚀它的健康,香烟里的7000多种化学物质中,有上百种是已知的致癌物,还有数千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。

一旦吸入这些物质,肺部会立刻承受它们的冲击。

首先,香烟烟雾会直接破坏肺部的纤毛,这些纤毛是肺部的“清洁工”,它们的任务就是将灰尘、细菌和其他杂质从气道扫出去。

但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让这些纤毛变得迟缓甚至停止摆动,无法完成它们的工作,就好比街道的清扫工罢工了,垃圾堆积得越来越多。纤毛的功能一旦受损,吸入的杂质就会越积越深,最终堆积在肺部,形成难以清除的毒素沉积。

image.png

香烟中的焦油是肺部的另一个大敌,它会像涂层一样覆盖在肺泡表面,阻碍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。简单来说,肺泡是吸收氧气、排出二氧化碳的核心“设备”,可一旦被焦油覆盖,这些肺泡的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。

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也是杀手之一,它会直接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,抢占氧气的“座位”。这样一来,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像被限制供氧一样,开始进入慢性缺氧状态,这会导致肺部加速老化。

长期吸烟还会对肺组织造成结构性的破坏,正常的肺部应该是柔软有弹性的,就像气球一样能够自由膨胀和收缩。但香烟中的化学物质会让肺组织逐渐变硬,肺泡壁开始永久性地破裂,这种破坏无法修复,直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的发生,让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
健康的肺部是淡红色的,充满生机,而长期吸烟的肺部则会被杂质染成深黑色,甚至伴有硬化的斑块。这个黑色并不是简单的污渍,而是毒素的沉积,证明着肺部已经被烟雾侵蚀得无法自洁。

每一口烟雾吸入体内,都会成为肺部的负担,日积月累就像一场慢性的内部战争。总之,吸烟不仅毁掉肺的健康,还会带走它的生命力,让整个身体陷入危机之中。

image.png

二、什么时候戒烟最好?

戒烟的最佳时间,就像播种一样,越早越好,但晚了也比不做强,研究表明,35岁之前戒烟,肺部的恢复潜力最大,甚至可能接近正常状态。

年轻时戒烟,身体的修复能力强,自我代谢效率高,受损的肺组织会更快地得到改善。相比之下,35岁之后戒烟,尽管肺部已经积累了不少损伤,但仍然可以通过戒烟减少进一步的恶化。

戒烟后,身体的变化是逐步而明显的,戒烟后血压和心率就会开始恢复正常,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,导致血管收缩、心跳加速,一旦停止吸烟,这种外界干扰被移除,身体的循环系统会迅速调整,重新回到平稳状态。

戒烟时间越长,身体的改善也越明显,一年后,心脏病的发病率会减少一半,这是因为血管逐渐恢复弹性,血栓风险降低。戒烟五年后,研究发现,肺癌风险显著下降,比持续吸烟者减少近40%,如果坚持十年以上不吸烟,某些疾病的发病率甚至可以接近非吸烟者的水平。

当然,很多人担心自己戒烟晚了,是不是肺就“没救”了。实际上,身体的修复机制是终身有效的,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,修复速度会放缓,但功能上的改善却是切实可见的。

image.png

而关于“越早越好”这件事,并不仅仅是针对肺部。吸烟者的身体各个系统都会受到伤害,心脏、肾脏、大脑甚至皮肤都会被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侵蚀。越早戒烟,这些器官的恢复时间越长,未来的健康隐患也会越少。

戒烟的最佳时间不仅与身体状况有关,还和心理准备紧密相关,选择在健康状况还不错的时候戒烟,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痛苦。

三、戒烟的正确姿势

有人认为逐步减少吸烟量更温和,不容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;也有人认为干脆利落地戒掉更有效,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复吸,这有什么区别。

逐步减量听起来是个好主意,尤其是对于烟瘾较重的人。每天减少几根香烟,看似循序渐进,不会一下子让身体“崩溃”。但问题在于,逐步减量过程中,吸烟的习惯依然存在,大脑的尼古丁依赖并没有被彻底切断。这就像试图慢慢戒掉甜食,但每天依然会吃一点,最终很容易因为一时的放纵而复吸。

研究发现,逐步减量的成功率比立即停吸要低,这并不是说减量戒烟无效,而是需要更强的意志力和更长的时间才能彻底戒掉。

许多人在逐步减量过程中,会因为各种理由“暂时停下进度”或“奖励自己抽一根”,这样往往容易前功尽弃。

立即停吸的方式虽然看似激烈,却在很多研究中被证实成功率更高,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彻底切断了尼古丁的摄入,大脑不再受到持续的刺激和依赖。这种方法考验的是短时间内的决心,只要能够坚持几周,大多数人就能熬过最难受的阶段。

对于吸烟者来说,不管选择哪种方式,最重要的是“戒烟”这个目标本身。一根烟不抽才是真正的戒烟,不要给自己留任何妥协的空间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

相关推荐

标签列表